推动全球化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
作者:发布时间:2017-03-27 09:19:51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次数:580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是“去全球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也导致全球贸易增长遇阻。根据全球贸易增长报告,1990-2007年全球国际贸易增长6.9%,2008-2015年平均增长约3.1%,过去一年,全球贸易增长降为1.2%,不到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水平的一半,2017年WTO也将贸易增长由2.8%下调至1.7%。贸易对GDP的创造效应大大下降。而如此低迷的全球贸易增速在过去50年里仅遇到五次,分别是1975年、1982年、1983年、2001年和2009年,然而这一次却是连续四年低于3%的水平。
这一现象背后凸显的是“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特别是全球需求的萎缩和增长低迷导致全球存量市场资源进一步收缩,在经过长期由全球化和全球贸易推动的经济增长之后,各国政府在经济困难时期越来越多地寻求保护本土产业,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趋势增强。根据Global Trade Alert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条例、原产地规则、进口配额制、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进口押金制、外汇管制、最低限价制和更严格的技术、卫生、检验标准等多种形式)数量激增,特别是美国,2015年实施贸易保护措施624项,为2009年的9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最多的前十位国家均为G20成员国。2015年由G20国家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数量为599项,占到总量的81%。其中,2015年美国采取了90项贸易歧视措施,位居各国之首。
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规则层面,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仍以最终产品为对象,对以中间品贸易为特征的价值链贸易形成了较大的不兼容性。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统计,全球已形成400多个RTA(区域自贸协定),这种类似“意大利面碗”的RTA不仅增加了商品贸易跨国流通的复杂性,其逆全球化的“竞争性区域集团”的形成,也导致大量的贸易转移,割裂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
近30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的展开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全球化深度整合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出现了三次跨国大转移,制造业跨国投资、技术合作、合同制造等大大推动了生产全球化,特别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和内部生产网络的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在生产、制造、流通领域的突出表现,全球价值链基础也由此形成。
笔者认为,在全球价值链贸易模式下,全球经济体系与其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分,不如以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来划分。在价值链贸易模式下,产品流动尤其是中间产品的跨境流动实质上是参与全球生产的一个过程和流转环节,这意味着与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外需”已经截然不同,在这种新价值链模式下,产品生产已经具有了“世界制造”的意义,“世界制造”正在取代“美国制造”、“德国制造”、“中国制造”成为新的大趋势。
中国“入世”以后,全球价值链处于大规模展开和深化的过程,中国已越来越深度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出口总额已经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左右。2011年,中国贸易增加值迅速增长到15744.2亿美元,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增加值最大的经济体。并呈现出新的结构性特征:
一是2005年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贸易“核心”已由日本转变为中国,且中国的核心地位更为明晰、稳固;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亚洲主要贸易国,都转而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进口大国,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全球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上升。
二是从目前中间品贸易发展来看,东亚各国对中国贸易的依存度均高于欧美国家。UN Comtrade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东亚地区进口中间品的贸易量占中间品总进口比重较高。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亚洲国家(地区)所提供的中间品价值比重大幅提升,亚洲价值链的态势更加明显,2013年区内贸易比重高达67%。
三是自2010年起,以中国为中心,东联日本、韩国,西联欧盟,南联澳大利亚,并通过“中国-美国”、“中国-墨西哥”关联将西半球的北美连接起来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布局基本形成,中国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最重要节点与全球中间品贸易的核心与枢纽。
中国需要推动新一轮全球化、以全球价值链重塑为契机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也需要更好地贡献治理理念和治理规则这样的“公共产品”来创造新的全球化净收益;探索更好地设计考虑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特别是应该以FTAAP为平台推动全球价值链经贸规则与治理框架。TPP被搁置,中国积极推动亚太自贸区(FTAPP)作为推进亚太区域贸易整合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大范围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