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工笔画”绘出新气象

作者:发布时间:2021-12-28 09:35:10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352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逆风前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绘出了新图景、新气象。

面向未来,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今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贸易合作、双向投资、大项目推进、中欧班列等多个方面均实现了可喜进展,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前11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66.5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值得一提的是,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画卷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说,中老铁路有望使万象与昆明之间的运输成本下降40%~50%;泰国兰乍邦港至昆明的运输成本有望至少下降32%。预计到2030年,经中老铁路老挝段的年过境贸易货物量将达390万吨。

中欧班列犹如“钢铁驼队”,在亚欧大陆日夜奔驰,成为贯穿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今年1-11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3817列,运送133.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3%、30%,综合重箱率98.1%。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7414列,运送货物429.7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43万件,共计10.3万吨。

“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知古鉴今、面向未来的宏伟构想。”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要夯实发展根基,要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要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全面强化风险防控,要强化统筹协调。”祁欣说。

祁欣进一步表示,聚焦经贸合作领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让更多共建国家普通民众增强对“一带一路”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二要扎稳发展根基。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重视与共建国家专业领域规则体系衔接。维护联合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核心地位。聚焦绿色发展、透明与反腐败、融资和债务、包容性发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科技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分领域分步骤有力有序推进。

三要加强创新合作。激发数字技术在促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创新价值和综合效应。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推进各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进程。通过加强在移动互联网、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合作实现更高水平通关一体化,提升运输、物流等运行效率。

四要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水、大气、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环境保护,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保服务和支持,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行业节能环保标准和实践。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

五要紧抓风险联防联控。加强企业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推进疫情防控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医院、诊所、卫生中心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当地医疗救护条件。继续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维护防疫物资运输通畅,维护全球急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