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河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高级搜索
选择分类:
关 键 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 国内资讯

RCEP引领中印尼经贸合作铸就新辉煌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23 16:35:00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1003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启航。日前,中国政府已正式核准RCEP。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合作由此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必将铸就更大的辉煌。

 

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东盟唯一的二十国集团成员,人口、面积和经济体量均占东盟的40%左右。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首都雅加达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印尼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投资成为中印尼经贸合作最大亮点。印尼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速,商机不断涌现;印尼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印尼的镍、铝矾土、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棕榈、橡胶等大宗商品产量位列世界前茅。近年来,印尼政府注重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106位持续提升至2020年的第73位。在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印尼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土”。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统计,2013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在印尼外资来源中位列第12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2020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逆势增至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连续两年成为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中国对印尼投资包括矿冶、电力和基础设施、制造业、数字经济、农渔业及其他广泛领域,为提升印尼制造业水平及增加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双边贸易不断实现新突破。居民消费长期贡献印尼经济的一半以上,印尼市场规模大、潜力足。在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系列举措推动和进博会、东博会等大型展会的带动下,印尼的咖啡、热带水果等已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中国亦是印尼棕榈油、煤炭、钢铁、燕窝等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国和出口市场。2020年,中印尼双边贸易达784亿美元,微降1.7%,但中国从印尼进口3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高增9.5%。

基础设施合作持续高位运行。印尼长期是中国企业对外工程承包的前十大市场之一。近年来,印尼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资企业在其中积极寻找商机、贡献力量。目前,中资企业已在印尼承建印尼最大跨海大桥泗水-马都拉大桥、印尼最大钢拱桥塔园桥、印尼第二大水坝佳蒂格德大坝等一大批建设重点项目,印尼首条高铁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2020年,中国企业在印尼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达119亿美元和71亿美元。

 

RCEP再添强劲新动力

RCEP为增进投资提供新动能。RCEP以负面清单模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等5个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为电子商务合作和跨境电商提供制度保障,上述领域都是中国对印尼投资的重点领域。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有助于大企业发挥域内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增强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则可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灵活决策,挖掘更多商机。RCEP明确了投资保护、投资促进和投资便利化等措施,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将进一步改善中资企业在印尼发展的营商环境。为进行投资等自然人临时入境和临时停留所作的承诺,将使商务访问更加方便。

为拓展贸易创造新空间。根据RCEP相关条款,最终中国对东盟零关税产品将达90.5%。RCEP成员国也将通过海关协作简化通关手续,提高效率;RCEP将推动各方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原货物临时准入、无商业价值样品免税入境等措施,将为新产品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RCEP还以不同形式对服务贸易采用负面清单方式承诺。这些有利措施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印尼双边贸易实现提质增量。

为深化双边合作搭建更优平台。RCEP涵盖了全球30%左右的人口、经济体量和贸易,作为区域经贸规则的“整合器”,在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等方面对域内原有自贸协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整合与升级,将显著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推动域内各种经济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实现优势叠加。RCEP还明确了知识产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专业服务等前沿领域的规则。中国和印尼作为RCEP中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将依托RCEP这个更大、更优的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两国各自优势,更加有效地利用其他成员国优势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春风已绿江南岸,扬帆海丝正当时”。RCEP已经为巩固深化拓展中印尼经贸合作和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中方将与印尼及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RCEP早日生效,让协定尽早惠及各方企业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