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出口欧美消费品、农食及医疗器械产品受阻情况
作者:发布时间:2023-02-22 14:22:17来源:浏览次数:3057
一、消费品
(一)美国
2022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293例召回通报(Recall),较上年增加33.8%。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消费品)共157例,较上年增加17.2%,占美国CPSC召回总数的53.6%,比重较上年减少7.6个百分点,涉及金额约35.9亿美元。此外,有41例是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进行召回,占中国产品被召回通报数的26.1%。
中国输美产品被召回最多的产品为电器/电气设备(19.1%)、儿童用品(17.2%)和运动/健身器材(14.6%)。
被召回的30例电器/电气设备产品中,有20例存在烫伤、烧伤或着火的风险。在儿童用品(27例)和玩具(17例)方面,被召回的主要原因有产品可能形成小部件,存在儿童呛噎、窒息或勒毙的风险;产品含有过量的铅,存在铅中毒风险。在运动/健身器材方面,有7例自行车产品存在着火风险或可能导致使用者摔倒、受伤的风险。被召回的19例纺织服装产品(有16例为儿童睡衣、睡袍产品)不符合易燃性标准而存在烧伤的风险。
(二)欧盟
2022年,欧盟非食品类危险产品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门(Safety Gate,旧称:RAPEX)共发布2088例危险产品通报,较上年减少2.2%。其中,产品原产地为中国的通报有1057例,较上年增加1.5%,占欧盟Safety Gate通报总数的50.6%,比重较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原产于中国被通报最多的产品为玩具(37.1%),另外还有电器用品与设备(13.6%)、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9.6%)等。
2022年中国输欧玩具被通报数较上年增加43例,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有:玩具的部件容易脱落或易被接触,儿童可能会把它们放进口中并导致呛噎;玩具含有过量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危害儿童健康;玩具的声压级过高,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伤。电器用品与设备被通报数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依旧排名第二位,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产品的带电部件可能会被接触,使用者可能会遭受电击;产品的焊料中含有过量的铅,铅存在环境风险。电器用品与设备不符合法规主要为低电压指令、EN 60335-1和RoHS 2指令。
中国产的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被通报数共102例,较上年增加175.7%。其中儿童相关产品有44例,被通报的原因主要为产品的拉绳可能成为儿童各种活动中的羁绊,导致勒毙;装饰性元素很容易从产品上脱落,儿童可能会把它们放进口中并导致呛噎。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不符合法规主要为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和EN 14682。
化学品被通报数量也有所上升,较上年增加超过50%。其中,欧盟共通报中国产一次性电子烟37例,被通报的原因主要为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但没有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的安全和正确使用信息的说明书,不符合法规均为烟草产品指令。尼古丁是剧毒物质,会危及使用者的安全。
对中国输欧消费品提交通报数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波兰(14.4%)、匈牙利(10.5%)、德国(10.2%)、法国(6.1%)和捷克共和国(6.0%)。其中,波兰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玩具(100例),大部分为玩具水晶泥和塑料娃娃;匈牙利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玩具和电器用品与设备(均为35例);德国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珠宝(30例)。
二、农食及医疗器械产品
(一)美国
202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计通报拒绝进口16154批次,较上年增加20.6%。对中国输美产品(含农食产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通报拒绝进口2212批次,较上年减少11.0%,占美国FDA通报数的13.7%,比重较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在农食产品方面,美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农食产品7839批次,较上年增加36.7%。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拒绝进口通报755批次,较上年增加29.9%,占美国FDA通报农食产品总数的9.6%,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被拒绝进口的农食产品以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居多。
从拒绝原因上看,有35.5%的产品(268批次)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蔬菜水果(152批次)、烘焙产品(33批次)和水产品(33批次);有17.7%的产品(134批次)因涉及“含三聚氰胺或其类似物”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烘焙产品(50批次)和乳类制品(27批次);还有16.8%的产品因涉及各种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13.9%的产品因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而被拒绝进口(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从拒绝进口的具体产品上看,被拒绝进口最多的产品是真菌类产品(香菇、金针菇、银耳、木耳等)179批次,其中,有40.8%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29.1%因涉及“含李斯特菌”而被拒绝进口;其次是(红)枣产品,有68批次,其中有97.1%是因“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其余2.9%则是因“含化学农药残留”而被拒绝进口。与上年相比,2022年变化较明显的是没有食品添加剂被拒绝进口(上年有18批次),茶叶也从上年的25批次降至2批次。
在医疗产品方面,2022年美国FDA共通报拒绝进口医疗产品6924批次,较上年增加2.8%,占美国FDA总通报数的42.9%,比重较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被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医疗产品共1250批次(医药品115批次、医疗器械1135批次),较上年减少20.0%,占美国FDA拒绝进口医疗产品总数的18.1%,比重较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中国被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医疗产品中,含冠状病毒相关的测试或防护产品(检测/分析设备、核酸试剂等)232批次、血氧仪31批次、各类口罩(防护口罩、医用口罩、N95口罩等)23批次、酒精14批次和防护服2批次。
从拒绝原因上看,91.4%的医疗产品因涉及各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药品或器械未在510(j)要求的列表中,或未提供510(j)或510(k)要求提交的通知或其他信息”“负责产品生产、制备、宣传、合成或加工的机构未按期注册”和“器械与已上市合法器械为非实质性等同或510(k)未备案”等,分别有56.2%、49.1%、42.4%涉及以上三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还有10.0%的医疗产品因涉及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标签缺少使用说明”和“标签未标注生产商、包装商或分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二)欧盟
2022年,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4349例食品安全风险通报,较上年减少7.0%。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被通报322例,较上年增加0.9%,占欧盟RASFF通报总数的7.4%,较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农食产品163例,较上年增加1.9%,占中国被通报产品的50.6%。另外还有食品接触材料147例,饲料12例。
在农食产品方面,欧盟RASFF通报中国最多的类别是“水果和蔬菜”(29例),此类产品的通报数占中国农食产品被通报数的17.8%。毒死蜱、虱螨脲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超标是2022年中国产水果和蔬菜被通报的主要原因,约有55.2%的水果和蔬菜类通报涉及该项原因。除水果和蔬菜外,茶叶和香料等农食产品也是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通报。2022年RASFF通报案例中共有59例农食产品涉及农药残留问题。
其次,因感染致病微生物而被通报的农食产品也有所增加。2022年共有18例农食产品因含有致病微生物而被通报,涉及的致病微生物主要为沙门氏菌。除以往频繁通报的辣椒粉外,中国出口瑞典的小龙虾也多次因为感染利物浦沙门氏菌而被通报。
2022年通报中国产农食产品最多的国家是西班牙,其次为德国和荷兰。在西班牙2022年通报的27例中国产农食中案例中,被通报最多的产品类别是香草及香料,例如红辣椒粉、胡椒粉等。此外,有9例产品(占比33.3%)是因为健康证书有误或未获得欧盟授权等文件或程序性问题而被西班牙通报。
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通报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最多的国家为西班牙、波兰和爱尔兰,三国通报的食品接触制品主要为塑料制品。含竹、玉米、小麦纤维等天然材料成分,以及初级芳香胺、甲醛和三聚氰胺、铅等物质迁移是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制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2022年被通报的中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各有64例(43.5%)因这两个原因而被通报。此外,随着欧盟“Bamboo-zling”对竹粉制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执法行动在4月的结束,下半年RASFF通报的中国产天然材料塑料制品案例数也大幅下降,2022年第四季度仅通报了5例,通报数同比减少83.3%。
注:本文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具体包括美国CPSC召回、FDA拒绝进口和欧盟Safety Gate通报、RASFF通报。
内容来源: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原文链接:http://www.gdtbt.org.cn/html/note-34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