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提示
作者:发布时间:2021-12-03 15:58:45来源:浏览次数:683
2021年东盟市场数字经济厚积薄发
发生在2020年的两件大事,将东盟推上了史无前例的地位。一件是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第3名的位置上沉淀多年之后,东盟于2019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短短一年之后又登上了第1名的宝座,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另一件是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立即降税至零或10年内逐步降至零。
虽然疫情打击了东盟各国经济增长,但其数字经济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2021年1月22日,东盟举行首次数字部长会议并发布了《东盟数字规划2025》,明确了未来5年东盟数字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将东盟建设成一个由数字服务、技术和生态系统所驱动的领先的数字社区和经济体,再次为东盟地区数字一体化发展做出制度安排。
2020年疫情期间,东盟地区许多传统企业采取了新的数字化销售方式,加快了该地区的整体数字化转型进程。可以预见,东盟数字经济释放出的巨大潜力,将聚集成拉动该地区经济复苏的一股不可忽视的能量。东盟深知自身作为后起之秀的不足之处,于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排兵布阵”,而其消费市场“新贵”的头衔将不辱使命。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6 8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7%。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额为3 837.2亿美元,同比增长6.7%;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虽然2020年疫情导致这3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均出现下滑,但是作为东盟地区的代表性国家,它们各有自己的优势领域。越南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大部分产业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电子、纺织和制鞋是越南发展最快的三大产业。
不少跨国企业在寻找下一个“成本洼地”时,很快便锁定越南。毫无疑问,该国已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香饽饽”。马来西亚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优势产业有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是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包括电子、石油、机械、钢铁、化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服务业为其最大的产业部门。泰国重点产业包括汽车业、农业、纺织服装业、旅游业、橡胶及橡胶制品业、塑料业、电子业、化工及石化工业。其中,农产品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纺织服装业和汽车业是其支柱产业。1985 年以来,泰国一直是世界上纺织服装出口重点国家之一。
另外,在东盟数字经济提速的大环境下,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在内的东盟各国都在向数字化领域倾斜,争取在这一波新趋势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东盟以数字经济为翼,开启了追赶加速度。
企业须关注农产品贸易争端案件频发
农业贸易争端案件可概括为四大类:一是关税措施,包括进出口关税和配额等;二是以技术壁垒为主的非关税贸易措施,包括转基因产品技术标准、病虫害防疫规定、产品分类标准、原产地证明要求、商标与地理标识要求等;三是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和农产品贸易特有的特殊保障措施;四是应诉成员内部的农业产业政策,包括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政策等。
从目前这些农产品贸易争端案件看,上述四类措施之中关税措施是争端敏感度最高的,相应的贸易争端数量最多,占了农产品争端案件的四成。贸易救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引起的争端案件数量各占三成左右,前者略多。农业产业政策相关的案件最少,但影响不小。例如巴西与美国棉花补贴贸易争端,就是巴西认为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措施损害了巴西棉花产业,从而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国际贸易往来过程中难免出现贸易摩擦,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审理裁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维护了多边贸易规则的严肃性和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性,在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借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与其他成员的分歧与矛盾,是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一方面在农产品贸易利益受到损害时应主动申诉,充分利用多边规则伸张和维护农业产业利益;另一方面要依规应诉,维护应有的权利。
中国是多边贸易规则的坚定支持者,也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积极参与者,在农业领域曾成功起诉欧盟禽肉关税配额管理措施和美国反倾销措施等,积极维护了国内农业产业的合法权益。
谨防标签不合格被处罚
巴西最近发布了一项法规(INMETRO第297/2021号指令),规定了确保符合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强制性标签要求的流程。企业必须允许有关部门进行任何必要的产品检查,检查可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储存、运输、展示或销售的任何地点进行。
在巴西,商业化的服装和一系列其他纺织产品必须带有葡萄牙语标签,标签上应包含以下信息:纤维成分;原产国;保养说明;国内生产商或进口商的名称或注册商标以及税务识别号(可提供拥有该商标或持有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实体的信息);大小或尺寸。
这些要求的适用范围不包括纺织纤维含量低于80%的的物品、腰带、手提包、钱包、以及各种纺织箱和类似物品等。如果出现违规情况,检查员必须填写单一产品检验文件(DUF)或单一产品检验条款(TUF)。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附上违规的证据以供证明。此类证据可能包括一单位的临时扣押的违规产品或显示违规的“介质”(如标签),即可以在不损害产品的情况下将该介质/标签从产品中移除。纺织品或服装产品的图片也可以作为违规的证据。如果确证违规出现正式错误,必须惩罚在供应链所有阶段对纺织品或服装产品负责的各方(如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计算罚款金额时,销售假冒纺织品或服装产品将被视为加重处罚因素,但不影响对任何其他法律适用处罚的评估。对“轻微错误”的处罚仅限于警告,但重复违反可能会被处以罚款,前提是任何后续检查距离首次检查的时间至少90天。轻微错误被定义为在披露了所有强制信息的情况下,不损害在介质中所声明的信息的违规行为。常见轻微错误的例子包括:不会导致误解的缩写、强制护理符号顺序的颠倒、小于最小允许尺寸的字符、轻微的拼写和重音错误以及不按降序排列的纤维成分的披露。在评估纺织品或服装产品是否显示所有必需信息后,检验员可以收集一个或多个样品,以评估某些信息(如纤维含量)的准确性。任何物理化学测试都将由INMETRO批准的实验室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据悉,巴西的纺织和服装产品是世界上最强、最具代表性的市场之一,巴西的纺织和服装行业为巴西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度为4.1%,巴西在纱线、面料和针织品生产上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墨西哥、土耳其和南非,位居全球第七。货物出口巴西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发票到提单每一项检查都非常仔细。与其他大多数地区的立法原则一样,巴西的立法也是基于产品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巴西具有比欧盟更为详细和严苛的产品特定名称和标签要求,强制性合格评定仅适用于产品名称和标签要求,并形成国家检验,在入关时海关会进行严格管制。此次巴西制定的确保符合纺织品标签规定流程实际上是对之前政策的延续和补充,2021年4月1日,巴西国家计量、质量和技术研究所(INMETRO)发布INMETRO第118号条例,该条例统一巴西纺织品标签的规定,内容包括纺织品标签上的有关供应商信息、原产国、成分、尺寸和纺织品保存处理的强制性要求。海关提醒:出口企业应及时关注新法规,收集相关信息,严格按照输入国法规和要求组织生产,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输入国法规要求。企业应选择有信誉的面料和辅料供应商,同时加强对面料成分特别是对两种以上的混纺面料的检测,再根据实际检测结果标注成分标识,从源头上把好产品标签质量关。对一些标签要求不规范的订单,企业要与客户或者进口商协商,以便达到输入国的新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