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消费端与生产端850余项商品进口关税下调 以进口关税之降撬动经济质量之升
作者:发布时间:2020-01-03 10:04:22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895
自1月1日起,中国对859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业内人士认为,此轮降税将从消费端更好满足百姓对消费升级产品的需求,从生产端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助力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发展,通过消费端倒逼和生产端促进,推动中国经济加速高质量发展。
2020年伊始,中国就实施了新一轮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公告,自1月1日起,中国对859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此次降税不仅直接惠及多个民生领域,而且有助于制造业加速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分享中国庞大市场的机遇。
直接惠及民生
从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口关税调降方案主要内容来看,此次降关税的产品包括食品、日用消费品、新型药品、先进技术设备以及资源性产品等品类。而且,不少商品涉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例如,冻猪肉的进口关税从12%的最惠国税率降到8%的暂定税率,国人追捧的鲜鳄梨进口关税从25%降到7%,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进口关税从15%降到5%,各种进口坚果和干果的进口暂定税率也大大低于最惠国税率。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降低进口关税的政策取向与以往的方向一致:一是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二是适当降低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增加资源性产品进口;三是适度增加国内相对紧缺或具有国外特色的日用消费品进口。
赵萍进一步分析,这样的进口政策安排将更好满足百姓对优质日用消费品和消费升级产品的需求,比如婴幼儿奶粉已成为民生必需品,且进口奶粉的需求持续旺盛,降低奶粉进口关税将惠及千家万户。扩大猪肉等产品的进口则有利于稳定物价,对宏观经济稳定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对全球经济而言,中国是全球较大的消费市场,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消费品进口关税都会为世界带来可观的机遇。
事实也正是如此。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口12.9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消费品领域,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2019年前三季度消费品累计进口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2018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此外,进口跨境电商企业也将从此次降低进口关税中受益。此轮降税增加了消费需求旺盛的冷冻水产品、酒类等92个税目商品,纳入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增速迅猛,2018年交易规模达19000亿元,同比增长26.7%。进一步降低有旺盛需求的消费品进口关税将进一步加速跨境电商进口发展,更快捷、更低成本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进口产品,同时促进国内电商平台发展,进一步做大新业态,增强新动能,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端加速发力
除了消费领域之外,对生产领域的进口产品降关税力度同样非常大。比如,50余种抗癌药原料进口关税降为零,对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碱类药品及生产新型糖尿病治疗药品的原料实施了零关税,降低半导体检测分选编带机、铌铁、部分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培养基等商品的关税。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与中国经济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吻合,可促进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汽车、通信、电子、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适度降低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相关产品的关税,目的在于从“消费端倒逼”和“生产端促进”两端发力,让中国产业发展的筋骨更加强健有力,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林江进一步分析,对原料、技术、设备等进口关税的降低和对成品进口关税的降低,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一样,两者只有相互协同才能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比如此次并非直接降低药品进口关税,而是降低生产原料的进口关税,可以更好促进中国药企加快提升生产能力,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